中国钼矿勘查和开发利用的现状
我国钼矿以原生钼矿为主,在我国已探明的钼矿储量中,以便于利用的原生硫化钼矿石为主,其储量约占钼矿总保有储量的99%,而不便利用的氧化钼矿石、混合钼矿石及类型不明的钼矿石只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1%。并且原矿品位低,伴生组分复杂多样:栾川、金堆城、大黑山的钼矿工业品位约0.1%。
已发现矿床中进行过勘探的有639处,详查203处,普查97处,可见河南省矿产勘查程度总体较高,但普查、详查、勘探比例严重失调,而且反映出开发利用强度过高。不同规模矿产地所占的比例为大型17%、中型27%、小型56%。
我国现已查明的229处钼矿区中,经过勘探的大约占1/3。
金属矿产 西北地区金属矿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主要集中在秦岭、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阴山等山地区。开发利用的金属矿产主要为金、银、铅、锌、铜、镍和稀有稀土矿等。
表2 河南省钢铁工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一览表 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现状 对我省矿业经济有较大影响的主要为贵金属(金、银)和有色金属(铝土矿、钼矿、铅锌铜矿等)(表3),其开发形势如下。 (1)金银矿 我省是金矿大省,黄金产值占矿业工业总产值的8%。
(一)开发利用难度不断加大,资源利用效率总体稳定
西北地区是全国降水最低值地区,也是唯一降雨量少于农田作物需水量的地区;(2)水土矛盾突出,时空分布不均衡,调节代价高,不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3)生态对水分依存度高,生态需水刚性大、水资源国民经济可利用量相对较少;(4)地表水地下水转化频繁、下游对上游开发利用方式极为敏感。
因此,多数矿山和加工企业主要生产原矿和初级产品,优等产品少,低档产品多,致使经济效益差,资源利用率低,矿产资源未被科学合理地利用,更谈不上综合开发利用和利用废渣、废水了。
安徽省农耕历史悠久,可垦土地资源的利用已较充分,未利用土地比重较低,且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后备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加上安徽省处于工业化初期,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地、工矿和交通建设等将继续占有大量耕地,耕地形势不容乐观。
耕地后备资源的这种空间分布特点与人口空间分布明显不协调,给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同时也说明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对于全国的耕地资源与人口的重新布局与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深加工程度不断提高,原煤洗选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非金属矿产新的应用领域得到开拓。 3 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布局趋于合理 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步伐加快。
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的对策
1、节约和优化矿物资源的使用,如开发和应用高效节能技术、回收利用废弃物等,减少浪费和污染。 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促进绿色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开发新的替代品和技术,以减少对矿物资源的依赖。
2、鼓励开采市场短缺的矿产资源,限制开采供过于求的矿产,保护性开采我省支柱性、战略性、名优稀少的矿产资源。
3、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努力挖掘资源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实现可持续发展。应特别注意这样两点:在开发过程中尽量提高资源采收率,避免矿产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
在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那些主要问题,简述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地理答案...
1、机械化程度不高(国有重点煤矿98%以上,地方国有煤矿20%,乡镇煤矿低于10%),科技含量低,管理跟不上,造成厚煤层采不全,中厚煤层回采率低,薄煤层(0.7m~4m占全省煤炭总量的12%~18%)弃采, 每采1吨煤, 就要付出6吨~8吨煤储量的代价。
2、煤矸石回填采矿区 利用煤矸石回填采矿区,既可减少煤矸石占地,又可减少煤矸石对环境的污染。一般用于回填的煤矸石以砂岩、石灰岩为主。煤矸石作工程填筑材料 煤矸石作填筑材料主要是指充填沟谷、采煤塌陷区等区的建筑工程用地,或用于填筑铁路、公路路基等。
3、煤矸石是采煤和选煤过程中的废弃物,通常占煤矿产量的12%~20%,是煤矿最主要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危害是堆积压占土地破坏植被。陕西黄陵店头地处黄土高原地带,小流域地区的森林植被良好,但是部分煤矿排放的煤矸石堆积在山坡上,压占了生长良好的杂木林。
4、存在问题 煤炭供需矛盾突出。我区属于煤炭缺乏地区,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每年需从外地大量购买。尽管近几年勘查工作不断加大,但是探明储量、开采条件等不能满足我区的工业发展需求。 由于我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决定了我区的冬季供暖时间较长,每年供暖时间为180天,而供暖采用的燃料几乎全部用煤。
5、做好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粉煤灰、矿井废水和废气以及脱硫废渣等废弃资源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多次利用的重要措施。鼓励企业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生产水泥及建材,利用煤矸石发电,回用矿井废水用于选煤和工业用水,抽取煤层气发电或为居民提供燃气能源。